发布作品
登录
武冈文学
最新作品
精选佳作
10000+
特邀作者
武冈人网
武冈文学
精选佳作
供销社的杂七杂八
供销社的杂七杂八七十年代,供销社的主业当然是商品流通,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,供销社就是卖东西的地方,但凡平常百姓家里需要的东西,几乎都能在供销社买到。事实上,在那个年代,差不多也只能在供销社买到。但供销社还肩负了其他任务,甚至还包括一些副业性质的。我所认识的供销社是区社,也就是比较大的供销社,其业务
云中乘风
1月前
1653
3
今夕志怀—邓旭
《今夕志怀》—邓朝行棘路暮方休,昔年意气化云悠。唯羡黄河九曲转,独向沧海意未休。经阁幽栖数十载,直凌紫汉摘星楼。莫云秋至悄盈袖,手捧霜华共白头。笑看浮世三千相,众生虚妄随波流。倦鸟知还林愈静,浮萍无根此生愁。
有志者,事竟成
2月前
2067
朋友,年少时有没有我这样被人”霸凌“的历史?
小时候,因为胖,同学们喊我“胖子”。我很讨厌这称呼,似乎他们每一声胖子都是在嘲弄。我不想因为胖得不到他们的尊重,渴望被他们接受。小学六年级,我寻求解脱,开始记日记,把自己的喜悦、焦虑、梦想全都写进日记,倾诉。但我内心依然孤独。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发育,参加体育锻炼,我慢慢瘦了下来。上了初中,新的环境
武冈阿龙
2月前
904
2
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《邵阳日报》
长大后我就成了你《邵阳日报》 作者:林日新 手机响了,我点开一看,是晓刚发来的信息:“老师,我‘专升本’啦!”晓刚是位“高职生”,五年前我曾当过他的老师。 那年春节,我退休了。朋友阿荣告诉我:“学校缺了个语文老师,你来吗?”
林日新
2月前
1379
2
武冈摆酒请客,到底是赚是亏?
黄高远
2月前
999
武冈农村,人情又涨了?
印象中,我们双牌老家,请百家客,人情一般都是封20元。最近看到村里的微信群在讨论,说20元太少了,要跟上眼下时势,建议涨价到30元。
黄高远
2月前
1311
5
师生之缘
几十年过去了,我的学生,有的为人祖父、祖母,有的为人父、为人母,他们续存自己的心中,难以忘却,这文章是写给我的学生们的,也许是呈献给社会人民的。
俗素者
2月前
2426
6
红盐糖,白盐糖
红盐糖,白盐糖时间是大概70年代吧,那时糖还是一种难以得到的美味佳品,一般只在特定的日子,才能品尝到。一般是过大年,家家才张罗买糖,于是供销社也变得忙碌起来。糖的种类也不多,有一种纸包糖,也叫水果糖,就是小颗的硬糖用印有图案的半透明的纸包起来。这是小孩子最能接触到一种糖了,平时得了三五分钱,也可以
云中乘风
2月前
1718
6
武城旧事,一碗光头饺
武城史话,记忆中的那碗光头饺作者:颜学美(纪实散文)武冈城历史悠久,建城两千多年,曾设立过县、军、州、王城。曾限有过刀光剑影,有个荒芜岁月,有过显贵骄奢淫逸,有过黎民饿殍遍野。俱往矣,岁月离我们渐行渐远……只是个人经历过的记忆痕迹,终难从心底抹平,如今的我已经到了‘’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‘的年轮,旧事常常于心底浮生,挥之不去,不招自来!回忆往往是甜甜的,没有苦涩,并非往事不堪回首。那是一九七二年,我十六岁,就因为挑谷子到县城粮库交公粮,生产队给每人奖励一碗光头饺,闻说是一角钱一碗。我便自告奋
冷面书生
2月前
1524
2
成年:风雨人生路
成年时间要从1991算起,那一年,我从重庆大学毕业,乘着浩渺的长江大洪水,来到南京我分配的单位:南京起重机械总厂。我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一年,无所事事。女朋友在邵阳上班,她的同学有很多分配到广东佛山,自然更加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,在这场春风的吹拂下,女朋友毅然孔雀东南飞。后来也离开了南京,在佛山和女
云中乘风
2月前
2490
8
前一页
1
2
3
4
5
6
下一页
作品热榜
1
与君四十年,天涯若比邻
2
酒香氤氲的回忆
3
爷爷的苦瓜架
4
捕风人
5
油菜花开金灿灿
6
逆天改命——偏见终得破
7
藏书者
8
春天的第一首诗
9
不可能中的可能
10
武冈市秦桥镇中学举行“校长喊你来跑步”活动
武冈文学
最新作品
精选佳作
10000+
特邀作者
武冈人网
免责声明: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,其他均来自网上,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,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!联系QQ:200664305
Copyright © 2006-2025 武冈文学网 ICP证:
粤ICP备12039018号
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7433号
Ai智能机器人
人网小程序
关注武冈人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