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冈文学网
  • 发布作品
  • 登录
  • 武冈文学
  • 最新作品
  • 精选佳作
  • 10000+
  • 特邀作者
  • 武冈人网
武冈文学 精选佳作
武冈农村,人情又涨了?
武冈农村,人情又涨了?
印象中,我们双牌老家,请百家客,人情一般都是封20元。最近看到村里的微信群在讨论,说20元太少了,要跟上眼下时势,建议涨价到30元。
黄高远4月前18175
师生之缘
师生之缘
几十年过去了,我的学生,有的为人祖父、祖母,有的为人父、为人母,他们续存自己的心中,难以忘却,这文章是写给我的学生们的,也许是呈献给社会人民的。
俗素者4月前34926
红盐糖,白盐糖
红盐糖,白盐糖时间是大概70年代吧,那时糖还是一种难以得到的美味佳品,一般只在特定的日子,才能品尝到。一般是过大年,家家才张罗买糖,于是供销社也变得忙碌起来。糖的种类也不多,有一种纸包糖,也叫水果糖,就是小颗的硬糖用印有图案的半透明的纸包起来。这是小孩子最能接触到一种糖了,平时得了三五分钱,也可以
云中乘风4月前25496
武城旧事,一碗光头饺
武城旧事,一碗光头饺
武城史话,记忆中的那碗光头饺作者:颜学美(纪实散文)武冈城历史悠久,建城两千多年,曾设立过县、军、州、王城。曾限有过刀光剑影,有个荒芜岁月,有过显贵骄奢淫逸,有过黎民饿殍遍野。俱往矣,岁月离我们渐行渐远……只是个人经历过的记忆痕迹,终难从心底抹平,如今的我已经到了‘’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‘的年轮,旧事常常于心底浮生,挥之不去,不招自来!回忆往往是甜甜的,没有苦涩,并非往事不堪回首。那是一九七二年,我十六岁,就因为挑谷子到县城粮库交公粮,生产队给每人奖励一碗光头饺,闻说是一角钱一碗。我便自告奋
冷面书生4月前17902
成年:风雨人生路
成年时间要从1991算起,那一年,我从重庆大学毕业,乘着浩渺的长江大洪水,来到南京我分配的单位:南京起重机械总厂。我在这里工作了将近一年,无所事事。女朋友在邵阳上班,她的同学有很多分配到广东佛山,自然更加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,在这场春风的吹拂下,女朋友毅然孔雀东南飞。后来也离开了南京,在佛山和女
云中乘风5月前29318
笨拙的人如何才能腾飞?
笨拙的人如何才能腾飞?
这个春节假期,粗读了一些儒家经典作品。把它的思想脉络重新梳理了一次 受益颇多。
中南5月前16881
故乡有种露水鸟
故乡有种露水鸟
我的故乡位于湘西南,地处雪峰山脉、资江上游。故乡有一种鸟,名曰露水鸟,羽毛洁白,双腿修长,嘴巴尖锐,是天然的捕鱼能手。
罗建云5月前1325
归乡抒怀
郑学智5月前2052
春节絮语
春节絮语
春节絮语一小时候的春节,是在湖南老家的一个偏僻乡村度过。虽然生活贫苦,但年味很浓。父亲提前一个星期就准备好了年货。鱼是村里大队分的,猪肉是找隔壁村的杀猪匠赊的。这些肉类食物足够我们一家三口从大年三十吃到正月初十。因为家境确实贫寒,我家很少有客人来,这样也好,可以节省开支和那个年代肉类这种奢侈食物的支出。尽管物质匮乏,父亲还是会为我和妹妹准备一套新衣服。布料是提前在集市上买的,然后送到同村的裁缝店,父亲亲自去帮忙制作。他心灵手巧,亲手缝制的衣服不比专业裁缝做的差。大年初一的早上,早饭吃得特别早。吃完早饭,
中南5月前30091
武冈马坪日出
青松6月前26072
  • 前一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下一页
作品热榜
1总投资10亿,邵阳新增一所高校
2往事烟尘(纪实文之十四)
3侄子明火执仗抢夺叔父房产,公理何在!
4云台岭上的青春印记:初中毕业30年感怀
5扶峰山: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故乡之山
6来武冈,看什么?
7很荣幸,主持一个约40人的重要会议
8噩梦(小小说)
9武冈庆成门之夜
10记忆中武冈三中---宿舍午夜惊魂
武冈文学 最新作品 精选佳作 10000+ 特邀作者 武冈人网
免责声明:本站资料除作者特别声明原创之外,其他均来自网上,若侵犯你的权益请告知,本站获通知后将立即删除!联系QQ:200664305
Copyright © 2006-2025 武冈文学网   ICP证:粤ICP备12039018号    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7433号
人网Ai机器人
Ai智能机器人
武冈人网小程序
人网小程序
 扫描二维码关注武冈人网
关注武冈人网